本篇文章1507字,读完约4分钟

蹬、蹬、蹬、裁剪、缝制、过滤棉、隔离布……分十几个工序、几个步骤,一个棉布缝的民用防护口罩新鲜地“出来”。 3月17日上午9点,生产现场缝纫机缝制声相继响起,口罩被打包入库,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

云南奥斯迪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长虹已经在工厂里走了半个多小时,比如在口罩生产线上巡视后,他正在安装工人刚到的几条医用口罩生产线的新设备。 工作中,沈长虹眼睛里放不下半粒沙子。 他不允许在设备安装环节出现任何错误。 3月底,奥斯迪集团无菌工厂正式投入试验场,专业生产医用口罩,因日产量将达到10万只。

连夜开发模板

今年春节,沈长虹回到浙江台州和家人过年,看了新闻后得知昆明出现了“口罩短缺”,大家明明需要口罩却又买不起。 “干脆回昆明买口罩捐赠吧! ’沈长虹在心里盘算着。 1月27日早上,他没空和家人吃午饭,匆匆买了杭州到昆明的飞机票。

刚下飞机,沈长虹电话联系了几家口罩生产公司,没能买到现货口罩。 “既然买不到口罩,为什么不自己做口罩呢? ”沈长虹突然想到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制服生产线调整成了口罩生产线。 沈长虹没空吃晚饭直接去工厂,召集了昆明过年的制服研发人员,晚上开始研发口罩。 沈长虹找了10多个医用、民用防护口罩,在网上搜索口罩的制造工艺和做法,然后逐层分解口罩,仔细分解口罩的材质和结构进行研究,寻找原料,让研发人员像葫芦画瓢一样重复模板口罩, 经过反复推敲、多次重写设计稿,第一个民间防护口罩模板于上午设计完成。 沈长虹很兴奋,拿着模板口罩翻过来一看,共有6层,外面第一层是纯棉布料,中间的中心部分两层都是熔喷棉,其余都是无纺布。

快讯:做口罩比什么都重要——记云南奥斯迪实业有限企业总经理沈长虹

第二天,沈长虹带着几个样板口罩找到昆明经济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详细阐述了暂时将制服生产线调整为口罩生产线的想法,并得到全力支持。 昆明经济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局同意其临时生产口罩,只用于疫情防控,不公开向市场销售。

民用防护口罩生产线建成后,沈长虹马上召集了40多名工人进行培训,开始生产口罩。 作为扎根云南省39年的国内企业品牌服装公司,奥斯迪拥有缝制技术精湛的员工,员工制作口罩不需要很多技术指导,可以按照生产流程和标准实现快速生产。 为了获得相对严密的防护效果,口罩上还设计了皱纹,可以根据脸部形状进行调节。 生产的口罩由昆明经济开发区送到消毒公司进行紫外线消毒,由政府统一配制,并将口罩发放到非一线领域的日常防护。 经有关部门检查,民间防护口罩达到国家民间防护口罩标准。

为了疫情,钱先放着

云南奥迪实业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省、市疫情防控物资保证要点公司。 截至3月19日,共生产181万只民间防护口罩,除政府统一采购、采购外,还捐赠60多万只民间防护口罩,用于支援战争疫情和公司再生产,总价值468万余元。

目前,每天上午8点,员工按要求分批进入生产现场,测量体温、登记、消毒,经过一系列防护工艺后,有120名工人生产口罩,另有400多名工人生产制服。

沈长虹表示,自开始生产口罩以来,奥斯迪集团仅购买原材料就消耗了近千万元。 目前公司最大的困难是原材料短缺,口罩核心部分的熔喷棉特别短缺,刚开始采购时每吨上万元,现在每吨30多万元,还没有找到货源。 “一个口罩的价格是7.8元,政府采购的售价也是7.8元,我们赚不到钱。 ”。 沈长虹说:“虽然不能像医务人员那样奔赴战病最前线,但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所长制作很多口罩,支持战病工作,即使出现赤字也想做。”

目前,工厂这条民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产量可达18万只。 3月底,预计总投资1000多万元,面积7000多平方米,日产量10万只无菌工厂正式投入试验场,生产医用口罩。 (新闻来源:昆明日报)

标题:快讯:做口罩比什么都重要——记云南奥斯迪实业有限企业总经理沈长虹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jj/1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