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3字,读完约4分钟

共产党员何桂芳有22年的党龄,为了支援政府的“四退三还”事业,放弃个人经济的好处,苦心经营的养鸡场移动了3次。 经过33年的不懈努力,她已经成为罗羊街办事处大新册社区村民财富的龙头标兵,养殖场现存栏量20万只,年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

我一次也不会放弃不幸

今年56岁的何桂芳是大新册社区地道的农民,想给生病的母亲吃鸡蛋,从1983年开始养鸡。 她大胆向信用社贷款4000元建造养鸡场,买了500只小鸡。

在开始养鸡的几年里,由于没有经验和技术,存在着鸡病死亡率高、产卵率低等问题。 那时候家里很穷,刚借钱买了鸡苗,没钱买饲料了。 何桂芳说,当时真的自己喘不过气来。 为了搞好鸡场,她几乎把几年的积蓄都存了起来。

1989年,鸡场刚上轨道,在购买饲料的路上,她遭遇了交通事故,右肩背部粉碎性骨折,右肺萎缩,同时不能举起右手。 但是,这场冲突并没有消除她的信念,她以坚强的毅力自己努力康复举起右手工作,继续了养殖之路。

“工作必须做好几次。 多做几次,一切都会好的”何桂芳面对交通事故、禽流感、鸡场搬迁、养殖技术等难题,不怨天尤人,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克服各项困难。 1999年,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帮助下,她创办了昆明芳新养殖有限企业,开始探索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三次搬迁毫无怨言

2009年,昆明市颁布滇池流域禁养条例。 从大新本社区,到王家营水果站、石林县长湖镇雨胜村委会,三次搬养鸡场亏何桂芳,但为了支持昆明市“四退三还”保护滇池流域的水环境,全面禁止养鸡,何桂芳毫无怨言,在村里打头阵,

三次搬家反而让何桂芳坚定了走养殖事业的决心。 她考察了去广州、青岛等地饲养蛋鸡的技术和设备,综合利弊后,引进了全自动化养殖理念。 经过多方考察,她最终决定将标准化的蛋鸡养殖基地落户石林县长湖镇。 工厂建设时她是建筑工。 企业正常生产的时候,她是养殖工,兽医。

目前,她的养鸡场占地150亩,5个鸡舍,存款栏量达20万只,年纯收入达80万元,处理就业42人。 企业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新鲜鸡粪加工成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 目前,养鸡场实现了全部科学化、机械化、规模化养殖,公司特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因此禽蛋质量被许多养殖户所迷恋,禽蛋产品远销贵州、海南等地。

4月11日下午,何桂芳收到洛羊街党委副书记陆文龙寄来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学习资料时,她感动地说:“33年来,无论我公司搬到哪里,洛羊街办事处的领导班子一直关心我,养殖场的租界、贷款、协调和公司的矛盾。 我的养殖公司也不怎么成功。

免费传经致富

“既然有钱了,我想让村民们一起富裕。 自己富裕了不是富裕了,大家都富裕了是真的富裕了。 ”。 何桂芳经常说这句话。

在何桂芳住的社区里,哪怕是大事小事,只要村民找到她,她都会全力为别人处理困难。 企业经常免费开展学习班,让远方的学生吃包,免费帮助多名村民创业。 她经常免费向社区村民讲述养殖经验,向保山、普洱等纯粹州县(市)讲养殖户,也不断致力于村民推广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目前,企业为社会提供了42个就业岗位,带领当地180户养殖户快速发展无公害蛋鸡养殖产业,实现了人均年增收2500多家。 许多村民在她引导下,渐渐过上了好日子。

“喝水也不要忘记打井的人,要感谢,要献出爱”。 从1999年开始,何桂芳长期赡养村里的五保户老人,多次捐资补课,帮助村里修路,打井给村民免费喝,新年和节日慰问老人等。 据了解,她的个人曾向“5.12”汶川地震灾区捐赠12000元。 今年1月她举办了“昆明芳新惠民生、爱助学圆梦行”活动,向雨胜村小学送去了90多套书包等文具,她每年获得“全国敬老之星”称号。

洛羊街党委书记李建华表示,何桂芳是街道办事处成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工作的典型代表,农民、共产党员、何桂芳充各显特长,引导当地群众走养鸡致富之路,推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养殖产业迅速发展,加快农民增收小康的步伐。

标题:快讯:村民为保护环境三搬养鸡场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jj/1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