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印象中的历史,总是充满了威武、标志性的日期、载入史册的名人英雄,但稍微深入历史语境,就会发现,每件事和人物的背后,都隐藏着更多纷繁复杂的世界,就像水面下的巨大冰山一样。
古代历史的着作,都如一家之姓的历史,成了《皇帝家谱》(柳诵征语),之后的历史创作也偏向于政治史、制度史、社会史、哲学史等较大的主题。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勒内菲尔德在《农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大以前流传的理论和小以前流传的理论。 他认为,大以前是以精英阶级、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小以前是以基层社会农民为代表的民间文化。 近年来的历史和文化研究,除了这些大历史外,还越来越关注人们的生活世界。
古人日常生活的世界,虽然涉及一点小事,但与历史变迁、时代脉动、精英思想密切相关。 而且,精英世界和底层世界也并非完全一分为二,两者存在交织的相互影响关系。
所以,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不是对宏大主题的排斥和回避,而是注意历史观点的转变。 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等之外,还可以看到古人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他们的经历、感情、交往、休闲等。 这些是历史的底色和背景音。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一百年后,大部分可能都会被历史“遗忘”。 我们因为“平凡”而“没有载入史册”。 但是,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对生活在其中的人来说,是重要而有意义的,对理解现在的历史也是重要的。
涉及日常生活的方面很多,不太容易全面介绍。 本书介绍了饮食(五谷、肉食、蔬果)、逸兴(品茗、饮酒、吸烟)、姿势(身体、感觉、时尚)、娱乐(运动、游戏、休闲)、游逸(交通、旅行、玩耍)、身份(文人、女性) 希望通过这些细节,能窥见古人生活中的一斑。
有一点需要证明的是,本书所写的古人日常生活的细节,着重于休闲生活的部分,旨在从中领略古人闲雅的生活趣味。 中国古代人,特别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读书人和农民,以勤奋奋斗为美德,调节着休闲活动和繁忙的劳动生活,但不追求休闲享受。 儒家甚至要批判白天睡觉的行为,更不用说奢侈的快乐生活了。 只有工作成名回家乡,五谷丰登、农闲时节,他们才能享受心理上的清闲生活。 出世与入世、山林与寺院,是古代文人精神的两个方面。
与儒家相比,道家追求闲雅的自然生活习性,《高人隐士,往往送兴将棋枭雄,无暇游世》(冯梦龙《醒世恒言》第9卷)。 。 道家的哲学更直接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闲雅的生活。 道家将人生艺术化,以超越的方法反观俗世,在精神上有闲雅的境界。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休闲成了奢侈的追求。 闲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地被编码和消费主义化,这种异质化的闲其实也是忙的变体。 忙和闲从来不是对立的范畴,它们只是节奏的不同,在忙碌的快节奏下,并不是没有闲暇的生活,慢节奏的所谓“闲”状态,并不一定给人一种闲暇的感觉。
自由支配的时间为休闲生活提供了时间基础,但拥有空闲时间并不一定给人轻松自由的感觉。 在中国古代的生活哲学中,“闲”有时表示轻蔑的意思。 例如,“游手好闲”是经常批评上流阶级孩子的语言。
所以,“闲雅”的“闲”越来越多的不是时间上的充裕,而是生活和精神上的边界。 我更想用“闲雅”来指高雅的生活理想和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边界。 (天津日报作者王宏超)
标题:快讯:古人闲雅的生活趣味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sh/1007.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