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5字,读完约2分钟

昆明西翥白族民族文化创意展示基地,又称昆明市五华区沙朗文创基地,是红砖建筑群密集分布的大院,被当地人称为“老报社”,前世与云南日报有关。

20世纪60年代,由于“准备不足”的需要,云南建立了云南日报、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准备基地,并决定选址在昆明郊区的沙朗一带。 云南日报准备基地于1969年开工,1971年竣工,业务区建在沙朗天生桥溶洞(今西游洞)内,山洞内建有三层钢结构住宅,并建成了装修部、排字印刷厂、小型纸库等。 洞外沙朗大村以南建成占地14亩的生活区,有宿舍、食堂、大型纸库等。 此后,由于形势缓和,云南日报筹备基地改为云南日报印刷厂沙朗分厂,该厂生产的学生作业本供应量曾占全省同类产品市场近8成,但改革开放后产量逐年下降,云南日报沙朗印刷分厂取消,生活区闲置, 去年,云南日报沙朗印刷分厂生活区被当地公司租用,成为文创基地,进入其中,可以参观排列着古老印刷设备的“活字印刷博物馆”,在民绣坊、味噌汤、书吧等创意空间深度体验。

快讯:五华区沙朗文创基地培养“文创能人”,助力乡村振兴

与其他文创基地不同,这里看不到艺术家和文艺青年聚集,当地村民成了经理、博物馆解说员、绣娘、工坊工匠。 他们的分工不太确定,有时全员聚在一起为做腌菜做准备。 很明显,这样的文创基地已经与乡村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紧密融合。

在计划经济年代,多家工业公司落地城市边缘乡村,吸引多名村民参与公司建设,成为早期农民工,他们的乡愁记忆中有着家前公司的兴衰过程,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也有很强的参与动力。 例如,莎朗文创基地的保安哥哥说印刷厂历史几家罕见,越来越多的小学组织孩子参观“活字印刷博物馆”,希望继承云南信息出版领域艰苦奋斗的精神,或者在文创基地开展夏令营活动,学习烹饪 他还建议拓宽乡村道路,以使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村民投身于乡村文创产业,可以弥补外来者不习惯、无法维持、无法逗留的问题,而且可以增收当地村民,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审美力,增加他们的生活情趣。

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方面,除必须解决工业遗产与城市规划、历史街区建设的关系外,还必须解决工业遗产与农村规划、城乡融合快速发展的关系。 对落地乡村的工业遗产文化创意展示项目,应充分调动周围村民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的积极性,培养有艺、会经营的乡村“文创能力者”,将文创基地着力振兴乡村。

标题:快讯:五华区沙朗文创基地培养“文创能人”,助力乡村振兴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xwzx/8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