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0字,读完约3分钟

作为三七一味中药材,在中药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由于气候、人为炒作、供需矛盾等因素,目前三七产业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种植面积过大、价格大幅下跌、标准化程度不高等。

为了推动三七产业快速发展,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云南省科技厅在昆明火炬药业(集团)有限企业、昆明理工大学等14家科研机构及高校成立了云南省三七标准化技术创新战术联盟,联盟于昨日正式成立。

盲目快速发展

三七供需矛盾严重

作为中国三七之乡,文山产三七的价格可以说是三七市场价格的风向标。

根据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的调查资料,2007—年8年间,2007—年上半年,三七价格逐年上涨,认为解体有气候因素、供需矛盾以及人为炒作的影响。

云南连续5年干旱影响三七种植,年前种植面积增长缓慢,单产减少,总产量增长少,为人为炒作提供了机会。 据测算,目前对三七的年诉求量在800万公里左右。 从2007年开始,三七种植面积一直下降,到2009年,三七产区种植面积下降到6.8万亩,产量进一步下降到445万公斤,加上2009年云南遭遇100年一次的特大干旱,三七的种植产量和单产受到影响,三七的种植产量和单产都有所下降。

三七价格2009年翻了一番,但三七种植面积的扩大仍然很慢。 年,三七地面面积8.5万亩,比高峰期的2005年12.42万亩减少3.92万亩。 产量为450万公斤,比高峰期的2007年减少了一半。 年,三七种植面积恢复到9.7万亩,产量达到470万公斤。 年平均差距达到200万公里。 虽然2006-2008年的库存被抵消了,但到年初库存几乎被消耗殆尽。

另外,在三七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药业企业低价收购三七以扩大库存,也影响了市场。 这些药业企业库存消费结束后,一些三七种植巨头急于销售种子和种苗,将三七涨价,进一步提高三七的平均价格。

年,三七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到28.8万亩,年超50万亩,为年三七价格大跌埋下了伏笔。

建立创新战术联盟

确保三七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年,由于春三七开采比例大幅增加,三七单位生产也有所增加。 领域内,预计年产量将达到2500万公斤的年产量将再翻一番,产量将达到4000-5000万公斤,两年合计将达到7000万公斤。

对此,专家就未来三七价格分析认为,年后即使没有三七生产,仅按这两年的产量库存,按目前800万公斤的社会诉求量计算,也足够9年消费。 预计未来五年,三七的价格将一直以较低的价格运行。

为推动三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云南省科技厅先后批准昆明火炬药业(集团)有限企业、昆明理工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等14家科研机构和大学,成立云南省三七标准化技术创新战术联盟。 其目的是研究制定三七种子种苗、栽培、加工、产品等生产过程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推动三七产业技术开发与进步,为国家三七产业标准化政策与规划研究提供支持,促进三七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培养三七产业标准化人才。

昨天在联盟成立大会上召开,还召开了以标准化和创新快速发展为主题的三七论坛,论坛邀请了北京、上海、香港、澳门、昆明等中国从事三七研究的专家作了大会报告。 (记者邹佳琪)

标题:“云南成立三七标准化技术革新战术联盟”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jj/1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