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51字,读完约8分钟

昆明新闻港报 (城市时报记者李元冰实习生张学莲)灭绝近20年的国家点野生植物云南桐得到保护,在金沙江云南段的宁蒗县、元谋县岸的峭壁岩中重新被发现。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向本报证实了这一消息。 亲自参与云南桐发现全过程的我院要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杨静认为,经过保护、驯化、育苗的云南桐有望成为干热少雨地区绿色植被绿色的一员。 “当然,重新利用这一优势还需要一段时间。 ”

意外地找云南百部,宁蒗、元谋偶然在云南桐

今年7月,杨静与调查小组同事一起,背着国家科技部关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调查项目,穿越了滇西北地区的高山深度。 “调查的物种有231种,包括几个分布在金沙江流域的物种。 ”。 由于当时认为消失在野外,失去了保护的必要性,从“国家要点保护野生植物列表”中删除的云南桐不在课题范围内,“不知道在哪里”。

由于宁蒗县还有另一种珍稀植物云南百部生存,课题组抵达宁蒗进行调查。 “沿着金沙江边的岩山,我们爬得越高,爬上了悬崖。 抬头一看,上面有很多乔木,但他们个子不高,树枝很多,看叶子的形状就像桐科植物一样。 ”。 杨静说,当时大家都没有认识到这是哪个物种。 我看到那树枝上挂着蓝黄色的果实,像香蕉一样,五个指甲像指甲一样,树枝上挂满了指甲,满山都是。

最初,调查小组没有把这个发现放在心上。 杨静爬上悬崖之一,剪下果实的树枝拍照,寄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的吴之坤老师鉴定。 吴老师马上回答了杨静。 “如果是水果的话,在《中国植物志》的《云南桐》中可能是这种”、“发现了好东西! ’吴老师补充道。 杨静突然兴奋起来,从手机上调出《中国植物志》,针对一个特点,初步明确了它们是云南桐。 “为慎重起见,我们决定把标本带回昆明再次进行鉴定,并在现场进行深入调查。 这包括测算他们的居住面积,判断如何受到威胁,分布情况,居住规模等。 ”

随后,课题组进入了元谋县境内。 在同一条金沙江边,“我们坐船过河去对面的山调查,发现在山巢悬崖上,有11株成年云南桐和2、3株幼苗,成年均为结果。 ”。 经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严密鉴定,最终确定课题组在宁蒗县和元谋县金沙江畔发现的物种为云南桐。

云南是植物王国,植物种类占全国的50%以上。 相应地,濒危植物种类占全国最多的比例。 杨静坦言,云南梧桐的重新发现,纯属意外之喜。 这给了我们进行濒危物种保护、研究、培育利用的新机会。 “一个物种灭绝是很遗憾的。 因为我们不知道它有什么样的利用价值,在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维持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但那一定是值得的。 如果现在被重新发现,我们需要研究和发现它的价值。 ”。

谜为什么少见在干热河谷的悬崖上

《中国植物志》中论述云南桐的,“产于云南中部、南部和西部、四川西昌地区。 生于海拔1600-3000米的山地、坡地、村庄边缘,也常见于路边。 ”。 这证明了云南梧桐在1984年被明确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之前,应该是常见的物种。

“既然被称为云南桐,就证明其主要分布区一定在云南省。 ”。 重新发现物种后,杨静脑海中不断追问一系列问题:他们到底有什么弱点,对生态变化敏感、竞争力弱,其他物种活着却濒临灭绝?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云南桐在气候环境优越、土壤肥沃的地方不长,却在干热河谷地区的悬崖上生长? 是因为人和动物难以到达,还是因为被其他物种赶出去了……

1998年,世界保护联盟公布的受世界威胁的树木名录中,云南桐被列为中国野外灭绝特有的植物之一。 因此,中国在1999年的《国家要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认为消失在野外,失去了保护的必要性,将其删除。

元谋当地人把云南梧桐的果实称为大叶果。 因为其含量高且好吃,所以经常采食。 “在这两个分布点发现了云南桐。 最高的是三四米,通常是两米。 我们推测可能会有5、6米的高度,应该生长在海拔高、人迹更少的峭壁和土层更厚的地方。 这些云南梧桐的胸部直径都达不到10厘米,大部分只有45厘米。 ”。

“我们昆明植物园也种了两株人工培育的云南桐。 ”杨静说,之后很难发现野生云南梧桐的树干很短,它们的树干(茎部)从土层生长出来时就已经有很多枝条了。 植物园的云南梧桐树干很直,树干近10米高,胸部直径约20厘米,但不开花。 “野生云南桐直接从岩石的裂缝中生长,其下的土壤薄而贫瘠,不能支撑大粗的树干,因此形成了茎矮、枝多、胸径细的特点。 ”。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桐抗旱、贫瘠的土壤植物专家们由此推断,其适应范围应该很广。 “如果让环境成长得更好的话,应该会变得更好。 但是,由于其他地区其他种类的竞争、排斥,很难扎根聚集比较大的种群,最终被遗留在干热河谷。 ”。 关于竞争、被排斥的具体情况和因素,是植物学专家目前科学研究的重点。 “那个物种是向当地特殊的物种提供食物,还是遇到天敌……在系统性的报告出现之前,必须继续深入研究。”

保护利用

有望成为干热地区绿化的先锋树种

杨静等专家提出,当务之急是对云南桐种群实施及时保护和研究,“随后在尊重其生理性状的基础上加以利用”。

步骤1 :实施就地保护。 保护种群现有的生长区域和小环境,传递宗接代、开花结果,使种子能够落地,生成新苗。 包括小环内的传粉昆虫等在内,必须保护共生物种。

第二步:移居保护。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是全国最大的种质资源库,在云南梧桐种子成熟前,资源库实施采种,进行后期人工繁殖,在昆明植物园培育幼苗,开展对种寒、潮湿等条件的抗性试验。 “我们还将在适合生长的、受保护的环境中育苗,如金沙江沿线各县和干热气候地区内各县的林业站、果园、植物园等,寻找扩大种群的搬迁点。 ”。

第三步:野外种群恢复。 “这才是重要的,是根本的一步”杨静分析说,许多植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占有大量的生存空间,驯养家畜,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 “我们可以实施回归引种在宁蒗、元谋群体周边继续进行补植,扩大种群,增加其生存概率和生存强度。

杨静总结说,如果在经历了完善的保护、研究、试验和种群规模化繁殖培育后,证实云南梧桐能够在昆明的自然气候环境中良好生长,当然也可以尝试作为昆明街头的观赏和绿化树种。 另外,由于耐干燥和贫瘠,也作为少雨干热地区的荒坡绿化和生态环境恢复的先锋树种优先。

长知识

虽然和法国梧桐的名字很接近,但天壤之别

昆明人都知道,曾经的金碧路两旁,高大优雅的法国梧桐是有名的街景。 现在云南桐被重新发现,浓厚的“桐筋”不由得被提问。 云南梧桐也会进军昆明,成为市民日夜相伴的行道树吗?

其实,云南桐和法国桐除了名字相近以外差别很大,“就像猫和狗的区别”。 杨静介绍说,法国梧桐属蔷薇科、悬钩子科、悬钩子属。 云南桐属锦葵目、梧桐科、梧桐属。 因为叶子形状相似所以名称相近,但树皮、果实、特别是果实的差异很明显。 悬钩子属的果实呈球状,果皮粗糙。 梧桐属的长角,果皮光滑有光泽。 "其实云南梧桐的叶子比法国梧桐还大,它们都是落叶树种. "

相关信息

泰国风味常用的麻根是濒危物种[/s2/]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跃虎研究组与中央民族大学龙春林团队合作发表了胡椒科、胡椒属一新种——麻根。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傣族、基诺族、哈尼族的人们非常喜欢香料植物,在当地被称为“麻根”,以其茎、叶为食。 植物专家程必强于1986年在《滇南民族食用香料植物》一文中首次记载“麻根”,用“香气扑鼻”和“非常罕见”表达了对麻根香气的赞美。 在1995年出版的《云南热带·亚热带香料植物》( 1995 )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高等植物名录》( 1996 )两部特辑中,程必强等人根据当地居民的称呼“麻根”,对该植物添加了piper magen b.c .。

研究小组10多年前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市场调查“麻根”,在野外进行民族植物学调查时采集了该植物幼年时期的标本,随后追踪寻找了4年多,于年5月终于在勐县关累镇寻找了该植物的具有雌、雄花序的标本。 目前,该物种只发现了2个栖息地,数量稀少,加之当地少数民族特别迷恋,频繁采集食用,野外生存形势岌岌可危。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标准,濒危物种的等级极其危险,为了防止环境和人为破坏导致的野外灭绝,有必要开展保护研究和持续利用方面的事业。

标题:快讯:绝迹近20年 云南梧桐重现金沙江畔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ly/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