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7字,读完约4分钟

/ h// h// h /

宾川海少村

说起宾川海的鲜鱼,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它酸甜可口的味道。 现在,在宾川海一点鱼发源地的海一点水库边上,当地由于土地的便利,依靠海一点鱼的“人气”,成立了旅游开发企业,迅速发展了“红色旅游”,走出了精准扶贫、脱贫的新途径。

低保户

从等待救济到上班赚钱

要说海少村委会“红色旅游”的开发,离不开一个身体。 他是“宾川县红色海少旅游开发企业”的理事长、海少村委会新庄村的村民蒲国红。 前几天,他在祥云创立了企业,成为了有名的公司之家。 2007年,蒲国红回到从小长大的老家新庄村,在村后的荒坡上种树,带领村民共同脱贫致富。 10年来,村后荒坡上种了600多亩苗木,有20多个品种,价值300万元以上。 “水果橄榄成熟时,价格为每公斤11~20元。 ”蒲国红说。

“去年,我带领全村村民成立了“宾川县红海少旅游开发企业”,开发了“红色旅游”。 家家有股”1936年4月20日,红军长征经过宾川海略村委会新庄村,住在村子里。 企业成立后,村里5户低保户,每户安排1人到企业上班(目前企业有15名专家种花工人,其中5名来自低保户家庭)。 农闲期每天给60元,农忙期每天给120元的工资。 企业还组织低保户到外面参观养牛、养猪和养鸡。 通过开展家庭养殖,三户低保户摆脱了贫困。

海洋和村委会管辖的新庄村等3个自然村,以前村民以种植葡萄为主业。 因为交通不便,只能由人选择出售,一亩地的葡萄要消耗1000元~2000元的运费。 宾川县红海少旅游开发企业成立后,在3个自然村的葡萄园建设了1公里的公路,车从葡萄园中间经过,有500多亩葡萄园,年节约运输费50万元以上。

三个自然村的葡萄园过去有一条河,干涸了十多年。 宾川县红海一点旅游开发企业成立后,在干涸的河上可以建设和运输一公里多长的走廊,可以防洪,可以作为旅游的长廊。 企业在走廊试制26个品种的葡萄,作为葡萄品种的观光鉴赏的观光走廊向游客开放。

自行筹资

村民建造了长征纪念馆

4月21日,海少村举行“千人走长征路”活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村民自行集资建设的“红军长征纪念馆”也于这一天正式开馆。

“红军长征纪念馆”是新庄村村民无偿取出自家老房子,由宾川县红海稍旅游开发企业出资改造而成,再现了1936年4月20日红军驻扎新庄村时红军指挥所的实际情况。 有作战地图、枪炮、被子行李、斗笠、收音机、电话机等真正的红军物品,穿着红军军服的村民在纪念馆担任服务员。

年开馆的农民博物馆也是由新庄村的村民无偿搬出自己的房子,由宾川县红海稍一点的旅游开发企业出资改建的。 博物馆陈列品种类繁多,大小1000多件什物与农事有关。 有300多年前打水的葫芦、踏板扬水车、150年前的水利设施“手提龙”、150年代的农村广播等。

农民博物馆中还有小服饰博物馆,馆内陈列着海少村及其周边村庄的少数民族服装,展示着当地的民俗文化。

海和村委会的三个自然村,都与海和水库相邻。 宾川县红海少旅游开发企业计划先以新庄村为突破口,取出近水库的“水淹地”100多亩,种植莲藕等观赏植物,建成“海花草原”,供游客观光。 今后,“海花草原”将扩大到湖边周边的“水淹地”4000亩。

在不久的将来,宾川县红海少旅游开发企业将建设沿海少坝海岸线,建设宽4米的环湖游道,让游客可以骑电动车、骑自行车游览海少坝。 游客还可以乘坐小游轮,游览湖泊风景。 有有趣的游客,可以进入“海花草原”,和村民一起体验农耕文化。 (春城晚报首席记者秦蒙琳)

标题:快讯:种葡萄建红军纪念馆 大理宾川扶贫扶出红色旅游新天地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ly/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