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9字,读完约3分钟

我最近看了很多电影。 类型涵盖纪录片、故事片和电视剧。 其中有10集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故事片《八百》、《金刚川》,享受着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在这些电影中,论人文含量、艺术特色、摄影水平的综合精彩程度,笔者最推崇《河西走廊》,在豆瓣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达到9.7分。 希腊裔美国音乐家雅尼创作的开场音乐,无疑对这部纪录片的成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雅尼创作的片头曲壮美空灵,散发着神秘苍凉的韵味,与跳蚤西域、联通丝路、信息表达的中外、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河西走廊十分契合。

雅尼1954年出生于希腊卡拉马塔风景独特的海滨村,5岁时展现出人类的音乐才能,喜欢弹钢琴,但不想接受正规的钢琴教育。 幸运的是,开明的父亲鼓励他大胆尝试,出于内心所欲。 雅尼最初的志向是成为临床心理学家,18岁时移居美国,在明尼苏达州的大学主修心理学。 但是,毕业后他仍然听从内心的召唤,走上了音乐之路。 1980年,他录制了第一张音乐专辑。 至今已发行10多张专辑,两次获得格莱美奖提名,在雅典帕特里夏神庙、印度泰姬陵、北京紫禁城、伦敦艾伯特大厅等地举办音乐会,风靡全球。 人们把雅尼的作品归为新世纪音乐,但他更想称为现代器乐。 他反对给艺术创作贴标签。 “标签在现实生活中很有用。 例如,在零售店的分类采用。 我的音乐是我灵魂和我人生所有经历的真实反映,没有定义。 ”。 从他为《河西走廊》创作的音乐来看,其天马行空、自由空灵的气质很好地诠释了他不拘形式的艺术追求。

快讯:新电影中哪些老旋律

文艺创作离不开创新,没有求新求变的精神,就离不开新的一面,就离不开耳目。 无论是原创、原作还是演绎,都是如此。 《八佰》和《金刚川》的片尾音乐都使用改编曲,《八佰》的片尾歌《苏州河》改编自爱尔兰民间小调《伦敦德里小调》(又名《丹尼男孩》),那英和意大利著名的男高音波切利分别为 “硝烟散去,尘土飞扬/隔岸相望,喧嚣/望暮色未近,歌唱轻轻的歌谣/直到黎明,奔向故乡的怀抱”。 悲壮的歌声,表达了八百壮士内心深处对家平安的期待,银幕官兵们和谢晋元团长率领的最后一击,冲出四行仓库的镜头形成,充满感情张力,令人感动。

平心而论,电影《金刚川》耗费了巨额资金,主创队伍也很豪华,但没能超越同类经典电影《上甘岭》和《英雄的孩子们》的艺术水平,并不是特别成功。 但是,笔者想赞扬谭维维唱的片尾曲《英雄赞歌》。 《英雄赞歌》是《英雄的孩子》的插曲,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作词者公木被称为一代歌词,由他作词、郑律成作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影响神州大地,影响巨大。 曲作者刘炽也很得到,其代表作《让我们划双桨》、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谁不知道? 两人大力合作,奉献了《英雄赞歌》这部电影歌曲的经典作品。 谭维维饰演的风格不同于原唱高涨的风格,他强调音乐悲壮的特质,并因此被指责破坏了原作的英雄主义精神。 我有不同的看法。 作为一个例子,法国国歌《马赛曲》世界闻名。 大作曲家柏辽兹改编的版本以其独特的道路,不仅被配器充分交响化,而且在维持原作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了圣歌的元素,为男声缓缓演唱的段落演绎出了宗教音乐的庄严含义,聆听的内心起伏,感情升华。 同样,赞美英雄的歌也不一定都要雄赳赳气昂昂。 悲壮的演绎也许能更打动人心,更振奋人心。 (北京日报刘将)

标题:快讯:新电影中哪些老旋律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jy/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