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4字,读完约4分钟

“没有人能告诉父母教育是社会分层的工具。 ”。 最近,网上流传的这个说法引起了争论。 听说,这种说法给人一种独自发现“惊天秘密”的感觉。 真的吗?

笔者认为,目前教育行业之所以已经充满焦虑,源于社会对教育作为社会分层工具的看法和期待。 例如“教育改变命运”“高考是改变贫困孩子命运的道路”“教育是打破阶层固化的唯一机会”等。 这些口号和观点是当今社会关于教育、高考的“主流看法”,教育被赋予了受教育者进行社会分层的功能。

从现实的教育管理和人才评价体系来看,教育也确实起到了“分层”的作用:中考的普职分流成为普职阶层,中职被视为低人一等的教育。 高考分批次录取会给大学贴上“一本”、“二本”、“三本”的标签。 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直接对应学校的身份证件,如是否“双一流”等,并据此制定遴选标准。

根据这个教育管理和人才评价系统,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特别突出,分层的路径也非常明确,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好的工作——好的生活。 这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教育焦虑的根源:所有家长和学生都卷入阶层竞争,阶层竞争始于进入幼儿园。

关于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应该如何看待? 从目前的舆论来看,很多人赞成教育应该发挥社会分层的功能。 其理由是因为教育分层更公平,“努力改变命运”,鼓励学生成为“人上人”。 由此也可以理解,持有这个角度的人,往往不认为用人单位用学历招人才是学历歧视,高中和职业应该分为三六九等,否则就没有那么努力学习的人了。

另外,用人单位提出只招收“985”“双一流”的高中毕业生,而很多人认为没有这个问题。 这些大学的高考分数很高,学生进入这些大学当然需要更大的努力,当然应该得到更高的评价。 近年来,用人单位的招聘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挤出了门外,对该政策持支持态度的全日制研究生背后的逻辑也直接占了上风: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平等,谁在读全日制?

但是,这种教育的分层功能会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造就被分层淘汰的“失败的学生”。 更不可忽视的是,学历多于关注教育本身。 在中国社会,教育如何改变命运是一个占绝对重要地位的话题。 那么,在分层教育中,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有多少呢? 根据中国近年来的高考录取数据,985所大学的合格率不到2%,211所大学的合格率不到5%。 什么样的沉默大多数? 未进入名校的学生、未进入大学的学生、甚至普通学生,接受分层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谁能说他们的命运是接受教育的分层?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作为比本科教育低层次的教育,是由于教育发挥了社会分层的功能。 需要强调的是,职业教育不是比普通教育低水平的教育,而是平等类型的教育。 将职业教育建设成平等类型的教育,有助于培养高技能的人才。 但是,在分层思维的支配下,人们普遍看不起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也不被社会认可,快速发展受到阻碍。

与教育层次功能相对应的是对现在的“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的评价。 客观地说,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由于高等教育资源有限,高等教育总入学率不高,教育确实起到了社会分层的作用。 1993年我国实施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前,进入各大学的学生获得国家干部身份,毕业时由包分配。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如果让教育扮演社会分层的功能,就会产生严重的教育浪费、人才浪费,从而刺激内卷化竞争。 阶层竞争产生了必然的结果,迫使所有学生读硕士、读博,成为所谓的高层次人才。 可以说这种苗头已经开始出现了。

这是必须正视的教育问题。 在国家层面打破“五唯”,是降低教育分层功能,但需要各方进一步采取实际行动。 包括但不限于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要点学校、要点班。 管理高中阶段的超级高中现象,逐步推进高中均衡快速发展。扭转推进大学在各自定位上创造特色和优质的机构、事业单位用人单位唯一的名校、唯一的学历指导,建立基于能力考核人才的新体系。 (光明日报作者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标题:快讯:教育还应该继续扮演社会分层的角色吗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jy/1739.html